金鱼前辈在网络上大火时,恰是我对诗词最感兴趣的阶段,全心猛学金鱼体(笑),虽一晃十多年,却一直影响深远。后来或因一场抑郁,悄声退圈,少有诗词传来,所幸近几年又看到其踪迹,欣慰无加,分类辑录几首,愿传其名。
金正鱼,又名金鱼、胖鱼,原名彭莫。1982年生人,籍贯沈阳,慈祥和蔼胖易近人的诗坛前辈一枚,结有《尺水集》。鱼诗极具特色,时人称为金鱼体,坊间传言说,作诗十八年,女粉十八万(笑)。
叙事长诗
口占
时至母亲节,气候亦温馨。忽见报纸角,幼女失双亲。
钝器夫杀妻,自悬避罪人。我看惊失色,拍纸斥丧心。
母闻却摇首,谓我信人言。始知杀妻者,原是母同班。
儿时病落疾,身短近乎残。白眼由来受,家贫父半瘫。
四十始婚娶,得妻智不全。三载生小女,下岗遇裁员。
幸国有救济,一月三百元。逢节送温暖,聊得敷饥寒。
时日虽难度,一过也十年。未料半残躯,又被恶病缠。
医院路非远,相隔如隔天。拼却全家米,可换药几丸?
添霜妻亦病,日日两熬煎。苦海死为岸,涕泪送妻先。
还胜流离者,尚有梁可悬。一绳闭息去,苦痛再无关。
可怜是小女,辗转亲戚间。亲戚非无情,生计各艰难。
身后留何物,床板与床单。陋房贱难卖,皆恐有魂还。
闻此感且悲,欲怒却怨谁?来生应免苦,惟祝有轮回。
小碗
窗外雨离离,街角小吃店。午后食客少,沉沉灯数盏。
面碗阔如盆,额前香气幻。店主倚门坐,目光时一闪。
忽询我名姓,笑容露微赧。自言是故人,君貌未多变。
疑惑久相视,眉目依稀辨。蒙尘之记忆,一一心头现。
儿时邻家女,体弱臂如秆。饭量可论盅,人皆唤小碗。
白裙布熊鞋,黄毛麻花辫。畏与群童戏,每独依墙站。
喜我故事多,仰首睁大眼。听闻好人死,涕泪抹小脸。
某日举家迁,从此消息断。焉知二十载,于此重相见。
争问彼此事,生活可如愿。为添花生米,对坐言缓缓。
父母皆下岗,那岁乌云黯。南国有亲戚,相投为饱暖。
难分双亲忧,抱柴学烧饭。翌年遇车祸,阴阳家人散。
揽于父母怀,只身得幸免。肢体落微残,一足不灵便。
从此离学校,衣厂学织线。十九即婚嫁,一任人包办。
丈夫脾性恶,酒牌皆得染。抵债到家具,四壁无复简。
买醉拳脚加,身心俱伤倦。分手方解脱,婚姻二年短。
旧囊返故乡,故乡人事换。昔日游戏地,今作按摩院。
打工遇某君,人生始初恋。唯怜心上人,不辞手中茧。
日日共辛劳,幸福本平淡。某日人忽别,消失及存款。
相查知已婚,一瞬眼中暗。吞药助安眠,餐刀自割腕。
如此偏不死,孕测十周半。欲弃还欲留,思之痛肝胆。
几番近诊所,恍如千绳绊。终于产期至,平安一女诞。
托臂久相视,希望心重满。女子虽弱者,为母强无限。
布带系小女,扶车街中转。热水与热汤,面饼与面片。
抽费避街氓,砸货避城管。小女渐长大,积蓄兑餐馆。
近闻欲拆迁,都市擅重建。未来虽茫茫,有女偎身畔。
希望究竟在,由它世艰险。忽然门轻开,小女学校返。
眉目颇熟悉,似母童年版。未肯唤生人,一笑犹腼腆。
何时雨已住,迎门风吹面。斜照长长影,阳光未曾远。
希望工程
某友来访,闲谈间言及希望工程事,做五言一篇以示
工程号希望,历史由来久。以为一时计,诧异长张口。
举杯君莫笑,待吾为君剖。失学儿多少?百万约略有。
学费年二百,两亿应已够。公车知多少?失学数之右。
奥迪帕萨特,捷达宁为丑。只车年维护,十万每支透。
精简千分一,磨皮未伤肉。儿童学费足,何需民援手。
而况教育事,义务应九年。岂闻义务者,月月都要钱?
君女方小学,学期六百元。还限普通校,重点又几千?
要钱亦无怨,吾费吾自担。国家教育费,却流向何边?
拨与失学儿,可读至考研。又闻公务员,翻倍欲加薪。
清朝百年后,复见养廉银。公仆三千万,乘积近天文。
享受既在后,或肯让于民?中国饥寒者,尽数可脱贫!
小丑
我是一个木偶,习惯扮演小丑。无人赋予心跳,有线扯于跟肘。
谁刻嘴大如瓢,谁画眼小如豆。取悦王子公主,陪衬英雄领袖。
木偶没有名字,小丑没有朋友。木偶不会叹息,只能笑不合口。
月光照我身影,迟滞仿佛生锈。快快换好戏装,又是狂欢时候。
红色绿色气球,断线自由飞走。白色彩色灯光,舞台亮如白昼。
笑吧笑吧笑吧,孩子尽情拍手。跳吧跳吧跳吧,跟着音乐节奏。
世上多少烦恼,统统抛在身后。一切不过浮云,谁能永垂不朽。
啦啦啦啦啦啦,扮演小丑小丑。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木偶木偶。
童趣求真
听金小鱼背唐诗
红豆兴盐国,黄河遇海牛。
我闻心盛喜,李杜莫深愁。
六一
公交未到日偏西,汽水面包聊解饥。
小女牵衣却明事,垂头不看肯德基。
浣溪纱•楼道速写
墙角花盆路不妨,单车加锁竖成行,有玻璃处有阳光。
几处刷浆三壁白,谁家炖肉一楼香?台阶蹦下小姑娘。
念旧怀友
水调歌头·午后
奔跑的钟摆,凝固的时针。屋檐积水轻落,雪化有声音。光线模糊窗纸,
浅影班驳琴键,杯子带余温。午后阳光下,怀念一些人。
木房子,沙口袋,橡皮筋。那时多好,谁买冰棒大家分。一瞬天涯海角,
风起蓦然回首,岁月几重门。老树不言语,独自数年轮。
鹧鸪天•寄儿时好友
记得窗前槐树吗?几回树下过家家。泥巴盘子泥巴碗,塑料摇车塑料娃。
儿时梦,散如沙,谁知转瞬即天涯。老房拆了树还在,一到夏天开白花。
重过高中前小饭店作
昔日红墙换绿墙,不干胶褪旧门窗。
灶前阿婶仍相识,笑问:“还来鸡蛋汤?”
旧书
静卧仓房岁月堆,深蓝封面满尘灰。
一只纸鹤页中夹,忘是当年折给谁。
望月寄友
西风断续夜清寒,蓝幕无声挂玉盘。
想得费城时正午,可怜月也不同看。
信
桌上她来信一封,微风吹动寂无声。
那些字迹曾熟悉,某种心情今陌生。
重拾时光成碎片,忽惊岁月似流星。
黄昏独坐听秋雨,叶落窗前又几层。
感怀如斯
看马戏
魔术讶遁地,秋千惊入天。
无心笑小丑,我亦扮多年。
夏 夜
心绪微沉不似愁,银河耿耿为谁流。
彼星或有人如我,独坐风中望地球。
下课接妻电话
扑面秋深夜亦深,君言饭菜几回温。
核酸测罢即归去,只剩前方三百人。
生查子
春深午后风,鸟寂庭前柳。
邻犬尾相招,窥我零食久。
疫情隔铁栏, 国策拿云手。
何以遣浮生,学酿青梅酒。
偶成
风吹不散夜沉沉,守望天台一个人。
偶过流星还许愿,虽然从未变成真。
深夜偶成
始知原是我天真,廿四年来无用身。
守护艰难惟梦想?挥别容易只青春。
前途渐与香烟短,近视还同夜色深。
何必台灯照微亮,一天黑暗正沉沦。
鹧鸪天
存在虚无皆可疑,每于独坐感无稽。
生活一部 R P G,角色几人 A B C。
心设定,梦随机。纵然多线亦结局。
荧屏之后谁操纵?仰看星河缓缓移。
咏物言志
咏旗
无非几尺寻常布,一上高竿大不同。
但得风吹便招展,管他南北与西东。
买排骨
摊床拥挤肉如山,心肺肝肠码两边。
一样寻常肋条骨,脊梁抽去便值钱。
登台遇乌云有作
蔽日遮天墨倍堆,如禽似兽扑高台。
无非雷电雨雹雪,有甚新鲜招术来!
言传意会
乡下六章之二
老太婆翻菜园土,小孩子跳垄前沟。
泥房欲倒无人管,阿爸城中去盖楼。
过农家
半斜泥屋几时修?棚顶斑斓雨迹留。
报纸糊墙字犹辨:“农民大幅又增收”。
悼某官员
细雨蒙蒙湿黑纱,今朝吊唁到君家。入肠化泪茅台酒,睹物思人宝马车。
曾忆君同论牌九,从今谁与共桑拿?可怜多少痴情女,金屋望门犹插花!
我如何做猪的思想工作
为国为民捐热血,勇于奉献最光荣!
如何我未供刀俎?革命分工有不同。
燃犀 || 藕斋访谈录之金鱼篇
原创 藕斋 2023-03-27
受访嘉宾简介
金鱼,又名“金正鱼”等,本名彭莫,八零后。
主持人简介刘曼因,辽宁锦州人。出生于教育世家,现于某融媒体中心担任纸媒编辑。
1、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诗词写作的?促使你进行诗词写作的契机是什么?
答:刚刚大致看了一下全部题目,某些问题我的回答会很简略,并非敷衍,确实没什么看法或者想法很简单。预先说明一下,希望各位老师谅解。
我大概是零三年,二十岁左右开始写诗词,确切来说算不上诗词。契机比较无厘头,当时在一个江湖游戏聊天室里玩,江湖难免有恩怨,于是写了些像是诗词样子的东西怼人。可能因为顺口溜编得好,还差点因此获得一家广告公司暑假实习的机会。后来知道有平仄,有词牌,一点点走上了诗词道路。
2、在诗词写作初期,你有没有模仿过古代诗人,哪位古代诗人对你的影响最大?
答:短期学习过杨万里,影响最大是白居易。
3、你有没有诗词启蒙老师,是哪位诗人?
答:我和采薇是师徒关系。当时网易泡泡]有个诗词对联聊天室,我年幼好学把里面的妹纸都叫做师傅。时光荏苒,后来还有联络的只剩我和采薇,于是一直继续以师徒相称。但我们不谈诗词,聊天画风通常是这样的: 采薇:徒弟,听说你注册了个小号叫新新美人鱼? 我:对啊。 采薇:可是你一百六十斤的体重…… 我:不然学名怎么叫海牛呢。
4、你觉得诗词作者是否应该确立固定的写作风格,你的写作风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答:所谓风格,即是个人性情。随着阅历增长,心态成熟,性情大概率会有变化,风格自然也会变。一旦固定尤其是固定过早意味着原地踏步,这也是我为何不大喜欢被称为金鱼体的原因。什么时候形成的我也说不清楚,这种事大概需要旁观者清。从我个人角度,感觉这些年在不停变化,当然也有些东西是没变的,比如帅气。
5、苏轼认为:“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丘濬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词。”,古人在诗词创作中,不乏以口语入诗的佳作。你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入诗的问题?
答:既然古代口语可以入诗,现代口语入诗从逻辑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入得好不好看却是个问题。白居易找到了很好的方法,他是用一身的艺术细菌去中和口语的俚俗。学习白乐天只学其口语入诗而不学其综合艺术修养等于学了个寂寞。另外白话文和白话口语也不全是一回事。
6、有些诗人写作一气呵成,有些诗人写完之后不停地打磨修改,你的写作习惯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写作上的小怪癖?
答:这两种情况我都有。至于怪癖,我不喜欢坐着写诗,往往走路时边走边想。不知道算不算。
7、在诗词创作过程中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吗?你的众多诗词作品中,有哪些作品满足了你的自我期待?
答:追求完美谈不上,但写完了有时觉得可以更好一点,甚至隔几年再拿出来改改。个人诗词中,越长的我越喜欢,因为每写一首诗都是一次冒险,长诗的风险明显更高,能完成就是好的。
8、你在诗词写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瓶颈?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觉得心态比文字更难于把握,想做到既不蜜汁自信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有客观清醒的认识挺难的,即使一时找到了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而非静态,稍不留神便重新向一端倾斜。
9、你的大部分诗词作品都体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精神,尤其是描写工业生产的诗词,请问这是否与你的生活经历有关?
答:我描写的应该是老工业基地的社会环境,印象里并未描写过真正的工业生产,因为是怎么生产的我也没见过。我从小生活在辽宁老工业区,下岗潮时年纪还小,特别直观的感受谈不上,毫无感受也不可能。
10、从你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出你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你的童年生活对你后来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我比较宅,从小到大基本没离开过沈阳,乡愁之类是没有的。我诗里的“小城”这个词指的往往不是沈阳市,而是铁西区。沈阳对我而言太大了,其他的区很少去。铁西这种百万人口,曾重工业林立的地方用小城来形容也不算夸张,不然我写成小区?
至于童年对写诗的影响,童年决定性格,性格决定诗词风格。我童年时习惯独处,现在也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各种诗群,诗社之类我不愿意参加,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单纯不习惯很多人在一起。
11、你崇拜的当代诗词前辈有哪些?
答:喜欢但不崇拜。
12、你比较关注哪些同辈诗词作者?
答:退圈已久不大关注了。
13、你的阅读兴趣在哪些方面?对你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认为阅读与写作有着怎样的关系?
答:随缘。
14、你看的遍数最多的诗集是哪本书?
答:宋词鉴赏辞典。
15、你怎么看待开新诸体?
答:相比实验而言,我对开新这个词的接受度要更高些。倒不是对实验体有什么看法,我觉得既然名为实验,应该抱有某种明确的目的性,而我是纯随缘式的写法,总不好说我刚刚做了一场自己都不知道想干什么的实验,这样就很尴尬了。其实我对开新也不算热衷,对我个人而言,写诗的终极目的无非“诗如其人”几个字,新或旧并不是问题。
16、你怎么看待当代诗词选本在社会传播中的价值?
答:我觉得社会不关注当代诗词选本,更谈不上传播。
17、你怎么看待当前机巧风的盛行?面对当前纷繁的诗词风格流派,你有没有迷失过?
答:我是闭门造车式的写诗,与外界交流不多,对纷繁的风格流派不大了解,可能因此恰好避开了迷失的烦恼。
18、你如何看待灵感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答:哪种创造性劳动不需要灵感呢?
19、你平时从事钢琴教学工作,长期浸淫在音乐之中。音乐是否为你的诗词写作带来过灵感?
答:感觉从事音乐工作更有助于写诗的是节奏感和韵律感,虽然平仄本身会带来一定韵律,但真正的诗词韵律不是平平仄仄这么简单,如同皮肤下的血脉流动。另外我也确实写过几首音乐题材的诗,就不一一安利了。
20、在诗词写作方面,你现在更侧重于挖缺自己哪些方面的潜力?
答:年龄上的潜力。
21、古人云“诗向诗外求”,在诗词之外,你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
答:因为寂寞,所以幽默。
22、你认为作者鲜明的个性在诗词创作中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当你和其他人不同时,能力不足叫缺点,能力强叫特点。我觉得宁可有缺点也不要没特点。
23、你如何看待“90后”的文学创作?
答:总体不太了解,没什么看法。倒是与一位叫慕亭风的小盆友经常聊天。多年以后,慕亭风同学望着桌上的《中华诗词》,准会想起被取消刘征杯获奖资格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24、你经常浏览的诗词公众号有哪些?喜欢浏览这些公众号的原因是什么?
答:诗词进化论,因为是我自己办的。
25、你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最常用的表情是什么?
答:我们受过专业训练,多好笑都不会笑,除非忍不住。
26、关于“优秀的诗词作品能使人常读常新。”你怎么看待这句话?
答:一流的诗歌是用简单的语言写出复杂的感触。以为读懂了,后来发现没懂。
27、古人云“诗向诗外求”,在诗词之外,你对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
答:踢过足球,弹过钢琴,感觉和黑白相间的东西很有缘。下一步可能是养熊猫。
28、对00后的新生代诗人,你有哪些想说的话。
答:少赶时髦,少摆pose,少混圈子,未来可期。